比冥想更簡單的靜觀練習
一個更簡易入門的方法,可以幫助我們到達 Mindfulness 的狀態,也能幫助我們處理焦慮。可以作為一個 mindfulness 的練習,也可以作為快速拉回情緒的「急救」方法。
經過科學實驗證明,冥想可能對我們的大腦產生正面的影響,提升我們日後處理情緒及壓力的能力。冥想最近非常流行,一時之間網絡間充斥各式各樣冥想的練習。冥想練習很「簡單」,你只想找一個地方坐下,把注意力放到我們的呼吸上面,盡可能不把注意力移開,讓我們腦中的思緒「流過」,然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,我們就能進入 Mindfulness 的狀態。
然而,這「簡單」的練習一點都要簡單。對於我們一般思緒停不下來的人,即便我們「靜下來」,我們的腦根讓是會不斷運轉,想個不停。要讓腦中的思緒「流過」而不把注意力從呼吸移開,很難!
「冥想看似簡單但其實很進階,通常也要用很長時間練習才有明顯效果。而一般有焦慮或情緒問題的人,要以這方式達到 Mindfulness 的狀態更難。」以上是我自身從一位精神科醫生學習到的。確實,當我去嘗試冥想時,也很難真的讓腦中思緒「流過」。
醫生其後提供了一個更簡易入門的方法,同樣可以幫助我們到達 Mindfulness 的狀態,也能幫助我們處理焦慮:「在任何地方時間,當我們有焦慮或情緒而想要控制時,我們可以找眼前隨便一件物件,可以是一幅畫,也可以是一個杯。然後我們不加任何情緒,只以事實的方式用十句形容那一件物件。」
例如,在看着桌上的三文治午餐,你能看到什麼:
- 三文治的麵包是全麥麵包
- 三文治中間在生菜
- 三文治中間有蕃茄
- 三文治中間有火腿
- 三文治中間有芝士
- 三文治的蕃茄有4片
- 三文治的火腿有5片
- 三文治上下兩面都有生菜
- 三文治上下兩面都有芝士
- 右面的蕃茄比左面薄
以上十項,沒有情緒,沒有感覺,只有眼前的事實。
在做這個練習時,我們把注意力放到觀察那件物件跟描述物件上,從顏色,形狀,觸感,氣味以致味道形容對象,我們其他的思緒就會自然地被轉移了。這個練習跟冥想一樣,能把我們的思緒拉回「現在」,我們就能更「活在當下」,當這個練習習慣了,我們想去做冥想練習就會更容易上手。
這個練習也可長可短,我們可以找多個物件連續做,作為一個 mindfulness 的練習,也可以作為快速拉回情緒的「急救」方法。
每一個人都會有情緒,但當情緒長期影響表現,繼而影響生活,那就很可能會變成情緒病。現代社會高壓且急速,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情緒管理。希望以上方法能夠幫到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