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菲定律:當事情有可能出錯,它就一定會出錯?

人生無法控制的部分太多,我們不能保證每件事都如我們心意。但正正因為如此,我們更需要建立一種「不怕錯」的心理韌性。當事情出錯時,不是要責怪自己,也不是責怪世界,而是承認這就是人生的一部分。

墨菲定律:當事情有可能出錯,它就一定會出錯?
Photo by Elimende Inagella / Unsplash

在我們日常生活中,總有一些時刻令人啼笑皆非。明明已經準備妥當,但在關鍵一刻還是出錯;剛換好的雨傘,總在沒有帶出門的那天傾盆大雨;當你趕時間的時候,偏偏遇上塞車或電梯故障。這些看似偶然的事件,往往令人懷疑世界是否「有心作對」。這時候,你可能已經經歷了我們今天要探討的心理現象:墨菲定律(Murphy's Law)。

值得強調的是,墨菲定律並不是一條科學定律,它並無數據支持或可重複實驗驗證的基礎。它更接近一種源自生活經驗的諷刺式觀察,是人們對日常生活中不順遂事件的一種心理投射。雖然聽起來有些悲觀,但它反映的,正是人類對於風險、預期與掌控感的複雜情感反應。

什麼是墨菲定律?

墨菲定律的經典表述為:「凡是可能出錯的事,就一定會出錯。」這句話最早源於1940年代美國空軍的工程項目,當時一位名為 Edward A. Murphy 的工程師,在一次測試中因助手安裝錯誤導致失敗,便說出這句話。雖然原意較技術性,但後來被傳媒簡化及大眾化,逐漸演變成我們今天熟悉的「悲觀預測模式」。

墨菲定律不單止是一句玩笑,它反映的是人類對風險、預期與控制感的心理反應。當我們越想控制事情不出錯,越強調完美時,對於突如其來的問題也就越容易感到無助與焦慮。

為什麼我們總覺得事情容易出錯?

事實上,生活中出錯的機率未必真的那麼高,但人類的選擇性注意確認偏誤,往往放大了這些經歷。

  1. 選擇性注意:我們的腦袋會特別記得那些「錯得剛剛好」的場景,例如剛洗車就下雨、剛換新鞋就踩到泥漿。這些經歷容易留下深刻印象,令我們錯誤地認為這些情況發生得「特別多」。
  2. 確認偏誤:當我們心裡預期事情會出錯時,會下意識地尋找證據去支持這種想法,忽略了那些一切順利進行的時刻。於是「墨菲定律」就變成一種「自我實現的預言」,不知不覺中強化了焦慮與負面情緒。

墨菲定律與情緒健康的關係

表面看來,墨菲定律只是一種玩笑或生活觀察,但若我們長期活在這種「悲觀預期」的思維之中,其實會對心理健康產生微妙而深遠的影響。

當一個人習慣性地預期最壞情況發生,長遠而言會削弱掌控感心理韌性。例如在職場上,明知自己已盡全力準備簡報,但腦海總浮現「投影機會壞」「檔案會不見」等念頭,這樣的焦慮感會降低表現信心,也可能影響當刻的專注力。

更嚴重的是,這種消極的思維模式會內化為自我價值的否定。每一次的失誤或意外,不再只是環境因素,而被解釋為「我就是這麼倒楣」「我做什麼都會出問題」,這樣的語言內化,正正是抑鬱與焦慮情緒的根源之一。

如何擺脫墨菲定律的陰影?

理解了墨菲定律背後的心理機制後,我們就能更有意識地拆解這種思維模式。以下是幾個具體方法,幫助你建立更積極的心態,從中培養心理彈性:

1. 練習理性思考,取代自動化焦慮

當你發現自己陷入「會唔會出事」的自我對話時,暫停一下,嘗試用理性去回應。例如自問:「這個擔憂有根據嗎?還是純粹假設?」有時候只是腦袋習慣了預測壞事,而不是事實本身有風險。

2. 接受不完美是人生常態

我們需要從小學習到,錯誤並不是「證明自己無能」的標誌,而是學習和調整的機會。事事完美的期待,其實是一種壓迫,也容易觸發墨菲定律的心理反彈。練習允許自己出錯,是一種溫柔對待自己的方式。

3. 用幽默感對待突發事件

試著把墨菲定律當作一種人生的幽默觀察。例如「今天打翻咖啡,是宇宙叫我休息一下」;或是「搭錯巴士,剛好可以探索新路線」。這種幽默感不單可減低情緒波動,更有助於培養彈性思維。

4. 保持彈性計劃,而非一成不變

如果你是一個習慣精密計劃的人,請在行程中留下一些「備案」空間。例如早一點出門,或把檔案儲存於不同地方。這不代表悲觀,而是務實與自我照顧的表現。當你已做好 Plan B,突發事件就不會太容易打亂你的步伐。

墨菲定律能否轉化為正面力量?

其實可以。如果我們反過來使用墨菲定律的邏輯,例如:「凡是可能變好的事,就會變好」,是否能為我們帶來希望與動力?這樣的轉化未必立即令情況逆轉,但至少提醒我們——思維的方向,會影響我們行動的方式與情緒的能量。

墨菲定律並不是宇宙對我們的詛咒,而是一種提示:事情總有可能出錯,所以我們更需要柔韌與靈活。只要我們不執著於完美、不放大每一次失誤,就能在混亂中保持內在的安定。

從墨菲定律學會放下控制,學會信任

人生無法控制的部分太多,我們不能保證每件事都如我們心意。但正正因為如此,我們更需要建立一種「不怕錯」的心理韌性。當事情出錯時,不是要責怪自己,也不是責怪世界,而是承認這就是人生的一部分。

墨菲定律不是命運的懲罰,而是提醒我們接納不完美,並以更智慧的態度面對變幻無常的世界。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年代,比起永遠計劃周詳,更重要的,是如何從每一次錯亂中,依然找到前行的力量。